综合新闻
古筝新闻
笛子新闻
古琴新闻
二胡新闻
琵琶新闻
葫芦丝新闻
戏曲新闻
民歌新闻
民乐新闻
文化新闻

丁志刚一人演一出中日韩“三国演义”

向古曲网投新闻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古曲网 > 新闻中心 > 笛子新闻 > 正文
【字体: 】  

[组图]丁志刚一人演一出中日韩“三国演义”


丁志刚逐渐声名远扬。国内许多优秀的演奏家如台湾的陈鸿燕,内地的王健、林克勇都慕名而来,找丁志刚买笛子。丁志刚在和中国古曲网合作,为他们提供笛子乐器,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出去。

    丁志刚笛位于中泰乡紫荆村15组。记者一进丁志刚的竹笛陈列间,一下子就被里面制作精良的竹乐器给吸引了。架子上有各种音调的笛子笛子外形纤美,上面还雕刻着几句书法。除了笛子,陈列室里还有同样用竹子制作的日本乐器尺八和韩国乐器大芩。这些乐器看起来似乎没有笛子来得漂亮,但在他们各自的领域都算得上是精品了。

    这些乐器都是从一个手工工场里面制作出来的,这不禁令我们对这些乐器的制作者丁志刚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别看丁志刚只有40岁,他制作竹笛可是已经有24年了。1987年,丁志刚和铜岭桥的其他十位村民一起去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学习制作乐器。在民族乐器一厂当了一年学徒,他便回来开办了这个笛子制作工厂。做竹笛是一个细致活,从一根挑选好的苦竹到一支竹笛成品,需要经过烘烤、去皮、打磨、选调等等近二十道工序,因此这也考验着手工制作者的耐心。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工艺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改进。一次异地办厂的经历让丁志刚认识到了这一点。



    2003年,丁志刚在深圳南山区开办了一个笛厂。在深圳的这段日子,他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对深圳的巨大影响。在经营理念上,深圳已经远远走在了前面。在这样的影响下,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机器的改良。2004年春节的正月里,他就开始琢磨研究一台更为优质高效的笛箫打孔机,凭着自己十多年前在上海乐器一厂看到过的机器原型,经过整整48天的努力,他终于将一台更为优质的机器设计制造出来,正式投入生产。

    丁志刚逐渐声名远扬。国内许多优秀的演奏家如台湾的陈鸿燕,内地的王健、林克勇都慕名而来,找丁志刚买笛子。丁志刚从苦竹这一关开始把守,将精心挑选的苦竹亲手加工,在笛子上刻上“丁志刚制”四个字,将这些刻有自己名字的笛子定为精品或者极品。好的笛子,自然也需要懂他的人。丁志刚也是十分乐意将一些好笛子赠给一些优秀的演奏家,让他们用他的笛子吹出一曲曲悦耳的旋律。

    这几年丁志刚在制作笛子的同时也开始制作尺八和大芩。尺八是日本一种非常古老的乐器,也是他们演奏古典音乐时的主要乐器,它的制作难度非常高。丁志刚从2009年开始研究尺八制作,为此他还特意托日本的朋友帮他带一本尺八制作的书回来,然后请懂日文的朋友帮忙翻译。几经周折,一年之后,他制作出了15根尺八,在展览会上一售而空。大芩是一种韩国传统乐器,丁志刚的大芩制作手艺是从韩国文化院驻上海办事处的一位业内高手那里学来的。他叫释自然,是韩国知名文化经纪人和演奏家,同时也是大芩制作技艺传承人。释自然一看到丁志刚的手上磨出厚厚的茧子,再看他的手势和用的刀,就把他当徒弟一般看待了,手把手教了一个星期,把大芩制作工艺教给了丁志刚。自此,丁志刚又掌握了一项重要的乐器制作工艺。

    现在,丁志刚在和中国古曲网合作,为他们提供笛子乐器,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出去。在今年义乌国际旅博会上,他们还受邀占据了杭州主展位,代表杭州的形象,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作展示。“江韵”和“丁志刚”是他今年正在申请中的两个商标。他希望这商标最终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品牌。

 

左中国笛子泰斗大师周林生 右丁志刚老师

 

左古曲网工作人员右丁志刚老师予余杭中泰苦竹基地合影

 

丁志刚老师团购笛子网站:http://www.maiqin.com/dizi/


余杭新闻网   新闻录入:剑乐    责任编辑:剑乐 更新时间:2011-9-22 22:44:38   发表评论
分享到:
  • 上一篇新闻:
  • 下一篇新闻:
  • 相关文章

    推荐音乐
    推荐视频
    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 商标
    中国古曲网(中国古典音乐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2009 | 网络带宽由深圳琴行 音乐厅大音琴行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