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米长的塑料管,一端插在葫芦丝上,一端塞进鼻孔里,来自无极张段固村的村民张大发憋足气,面不改色地连续演奏了《阿佤人民唱新歌》、《月光下的凤尾竹》等几首曲子,这是记者昨日在无极县民间才艺展演上看到的场景。要不是亲眼所见,绝不会想到这会是一个66岁的老人,更不会想到他是用鼻子演奏的。
在一段明快热烈的独舞后,张大发拿上台一根长长的塑料软管,管子的头尾套在脖子上,其他部分铺展在舞台上。只见他把管子的一头连着葫芦丝,另一头塞进鼻孔里,台下的观众席出奇安静,大家一个个屏住了呼吸。张大发深情地奏起了《阿佤人民唱新歌》,声音悠扬婉转,开头舒缓而有力,结尾时平缓匀称。这时,观众席中发出了阵阵叫好声 。
张大发以前是造纸厂的工人,从退休就开始学习各种乐器,四五年前开始学习吹葫芦丝,“有次从电视上看到赵本山的演出给了我启发,就开始练习”,电视上,赵本山隔着3米长的管子吹奏葫芦丝,“既然能用嘴吹,那为什么不能用鼻子吹?”于是,张大发突发奇想,开始试着隔着管子用鼻子吹葫芦丝。“从最初的几米到现在的50米,管子不断加长,难度自然也不断加大。”之后,练习时间加长,老人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葫芦丝特种吹法”,随着技巧的不断成熟,管子的长度也开始增长。
张大发是村里的名人,爱好文艺,全村的文艺爱好者都去他家的院子排练。老人表示,接下来还要挑战自我,不断加长葫芦丝管子的长度。